简报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理论专刊 第三期
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强国的关系研究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我国“三农”实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对于农业强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强国的内涵辨析
(一)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农业绿色发展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基本原则,以绿色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实现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农业变革过程。其中,市场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动力。
(二)农业强国的内涵
农业强国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要具备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五个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性特征,以及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
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农业强国的着力点与实现机制
(一)农业强国的“五强”目标
“五强”目标,体现在内强实力和外强底气两个层面:要求包括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的“内强实力”目标,以及竞争能力强的“外强底气”目标。
(二)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体现在我国国情农情的三个基本点。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要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
(三)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五强”目标的作用机制
一是固底板: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夯实供给保障基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目标。二是破瓶颈:提升绿色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三是强弱项:加快经营机制创新,增强经营体系建设。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重点。四是补短板:重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韧性。构建全链条农业绿色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培育绿色“链主”企业,将更多绿色企业融入农业产业链中。五是锻新板:培育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产业链协同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打造基地推动、企业带动、品牌拉动的农业全产业链。
(四)农业绿色发展围绕中国特色的发力机制
一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护耕地数量;从种源着手,瞄准生物育种方向,从源头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国家粮食安全供给,严把粮食供给安全环节,强化粮食储备、流通、调控、减损能力。
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强化农业技术示范应用,加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对现代科技的消纳能力;创新村集体发展形式和模式,带动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和小农户共同发展。
三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平衡好减污降碳目标和粮食安全底线,正确认识“双碳”目标的长期性和系统性;探索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路径,建设一批农业绿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链融合共生、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农业发展向优势区集中,努力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资源稀缺程度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四是活化自然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发挥农耕文化对乡风文明的滋养作用,焕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围绕各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农耕体验、研学科普、乡村文化等新业态;加强文化对产业的赋能作用,将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发展生态富民产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化农业生产要素整合,依托信息化、智慧化和组织化的现代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打造要素完备、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产业优势;完善绿色清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健全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三、农业绿色发展支撑农业强国的推进路径
(一)技术要素融合
一是推进技术创新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化科技与劳动力等要素的组合配置;强调农业产业链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增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可控能力。
二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链联结。将信息技术融入农业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核心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中的运用,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检测、预测和模拟水平。
(二)财政投入带动
一是形成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长效机制。积极运用社会资本等多元支农手段,构建有利于其他投资主体进入的营商环境;开展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撬动更多资金投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大产业链纵向延伸中的政策补贴。新增补贴和支持手段向产业链前端的科研和产业链后端的加工等环节覆盖;增加对产业链上绿色、节能、环保类生产方式补贴力度。
(三)绿色金融撬动
一是加强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探索多元化贷款融资模式;强化碳减排支持工具运用,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和光伏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农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聚焦土壤改良、农田排灌设施等重点领域,在承贷主体、还款方式、贷款期限上给予差异化政策倾斜;推动现代乡村服务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资源优配推动
一是提升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确保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促进农业能源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是充分释放区域生态资源潜力。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做好高附加值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识优质绿色农产品,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改革创新驱动
一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二是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统筹谋划农业绿色转型路径,构建低碳化、融合型高质量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经营方式绿色转型;开展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
(六)标准体系引领
一是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以种子、农田建设、设施农业标准化等为重点,发挥好标准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为主线,构建协同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二是加快农业强国相关标准体系任务部署。部署夯实保障粮食安全标准基础、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等标准;部署强化乡村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任务。
主持人:金云翔 1,2
参与人:刘北桦1 吴文斌 1,2 尹昌斌1,2 李福夺2 郑玉雨2 李思涵 1
参与单位: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