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改革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抓好工作落实。
一、深刻认识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加快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一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生产经营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体系,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
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让良好生态环境不断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二、扎实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指导意见》落地见效,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任务落实。
一是抓资源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和退化耕地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二是抓清洁生产,改善农业产地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科学施肥用药增效行动,提升畜禽粪污处置水平,大力推进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治理。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强化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链条监管,加快创制稳定高效低成本修复治理技术,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
三是抓循环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林下养殖、猪沼果循环等复合种养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以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为抓手,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四是抓产业转型,增强农业发展绿色底色。加快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加工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加工利用。加快农产品流通绿色转型,完善农产品仓储冷链保鲜基础设施,推广绿色电商销售,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产后损耗。
五是抓生态修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落实休禁渔制度,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挖掘生态涵养、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三、切实强化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支撑保障
新阶段,落实好《指导意见》,必须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底线要求,同时也不能以牺牲农民收入为代价,要从绿色高效技术应用、农产品优质优价、农业生态补偿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开展绿色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研发一批绿色品种、绿色技术、绿色装备和绿色投入品。聚焦重点区域和瓶颈问题,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主推技术,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鼓励更多企业承担农业绿色发展科研任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加大污染耕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高效节水、科学施肥施药等扶持力度。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制度,探索与绿肥种植、秸秆还田、休耕轮作、绿色防控等生态措施挂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财税、保险、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配套,打好政策“组合拳”,释放更大激励效能。
三是强化主体培育。田间地头的农业绿色发展工作需要依靠经营主体去实施,经营主体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实施效果。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扶持政策落实到经营主体培育、园区基地建设上。要加快培育粪污运转处理、秸秆收储运销、农药统防统治、农膜铺设和机械化捡拾等经营主体,健全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绿色生产托管服务等运行模式。
四是强化制度约束。加快制修订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加大破坏资源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聚焦投入品管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重点环节,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完善监测内容,用监测数据反映环境治理成效。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有效衔接,进一步压实地方绿色发展责任。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 严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