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
中国绿色发展研究会2022年度研究会课题名称
序号 |
研究题目 |
主要内容 |
承担单位 |
1 |
“两山”转化实现路径与体制机制研究 |
“两山”理念始于浙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各地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诸如福建南平“生态银行”、浙江丽水“两山银行”等模式,然而,目前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还只处于初级阶段,“绿色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还有一些堵点,仍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不断优化“两山”转化的外部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生态协同发展。 |
主持单位:南开大学 负责人:赵建军教授 |
2 |
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背景下,农业农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需要聚焦种养业减排、土壤固碳、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技术突破,强化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理论层面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突出碳市场金融属性,增强市场创新质效,探索构建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
主持单位:北京大学 负责人:黄季焜教授 |
3 |
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与政策路径研究 |
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研究,系统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和时代特征,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农情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运用统计数据、长期固定观测试验数据和重要农业资源台账等数据资源,选择代表性地区开展试评价,提出评价结果应用及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主持单位:资划所 负责人:罗其友研究员 协作单位:研究会 |
4 |
农业绿色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
目前,财政用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资金使用比较分散,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尚不完善,补贴面窄、资金量少、标准低、导向性不强。金融支农绿色信贷项目少、资金供需缺口大。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政策保障体系差异,学习借鉴国外保障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创新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投入方向及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
主持单位:部农研中心 负责人:金书秦研究员 |
5 |
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关系探究 |
对比分析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内涵、外延,厘清两者相互关系,提出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主持单位:资划所 负责人:尹昌斌研究员 |
6 |
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研究 |
目前,我国农业绿色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水、土、种、肥、药等全链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适应于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绿色生产标准还不健全。现行标准中产品标准多、技术规范少,定性要求多、定量细则少,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需要抓紧研究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标准化体系。 |
主持单位:资划所 负责人:刘北桦、姚艳敏 协作单位:研究会 |
7 |
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化机制研究 |
农业绿色技术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在驱动,也是链接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的高效载体。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需要系统汇总我国现阶段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系统研究绿色技术与优良品种、先进设备、低碳产品有效整装的优化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探讨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创新方向与支撑保障措施。 |
主持单位:研究会 负责人:余欣荣 协作单位:资划所 |
8 |
“双碳”背景下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及支持政策研究 |
高能耗造成的冷链存储成本高居不下,也成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断链”的主要原因,造成大量农产品损失,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碳排放。拟运用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能源消耗、运行成本等碳排放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提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绿色发展的支持政策。 |
主持单位:资划所 负责人:周振亚副研究员 |
9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市场化模式研究 |
我国种养分离、参与主体众多、粪污治理链条长,导致粪污治理成本高、自身盈利能力差、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凸显,极大地限制了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突出短板。研究围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养殖-粪污收储运-种植三个利益主体,以畜禽粪污低成本处理和利用模式选择、不同营运方成本收益分析、初级产品市场前景探查三个主要内容,进行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主体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商业化模式筛选和提炼,开展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模式研究,为健全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
主持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负责人:陈勇院士 |
10 |
海洋牧场生态价值产出测算方法 |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的重要的生态产品,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减碳固碳具有明显作用。据初步估计,每1万公顷海洋牧场每年可吸收大气和海洋中的碳约2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万公顷。但目前海洋牧场生态价值产出还缺乏有效的测算方法,不能科学地对海洋牧场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建议加强研究,提出海洋牧场生态价值产出测算方法,明确测算依据、测算对象和测算标准,科学计算海洋牧场生态价值。 |
主持单位:水科院南海所 负责人:陈丕茂研究员 |
11 |
黄河流域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 |
黄河流域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仍处于小范围试验示范阶段,推广面积难以进一步扩大。通过设立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课题,大力开展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分区域建立示范基地,推动播种机等关键机具研发改进,探索形成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同时研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等配套技术,加快绿色农机化技术装备集成示范,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黄河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主持单位: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负责人:张树阁研究员 协作单位:资划所 |
12 |
黑土地绿色农田标准研究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研究农田建设、农业耕作与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之间关系,开展黑土地绿色农田标准研究。 |
主持单位:资划所 负责人:吴文斌研究员 协作单位:研究会 |
13 |
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机制研究 |
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是加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配置资源、调整结构的基本杠杆,然而当前我国绿色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能实现优价,甚至不得不降价甚至亏本销售,严重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亟待用优价吸引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田间、走向餐桌,提升我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以及不同主体生产积极性。 |
主持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负责人:龙开胜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