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产业让路为生态拓路——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探索绿色高值新模式记

发布时间: 2023-04-17 作者 :刘铮 来源 :农民日报 浏览量:
【字体:

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清澈的溪流沿着青石板渠汩汩流淌,漫过滩涂和水柳,汇入洱海。村口牌匾上,“万古生春”四个字贴切地讲述着古生村的历史底蕴与勃勃生机。

村中一处白族传统院落的墙上,写着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见证着在古生村上演的一场“洱海科技大会战”。

何为“洱海科技大会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介绍,针对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不协同的突出矛盾,国内多家科研机构、涉农高校汇聚于此,成立全国首个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小院,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作、多目标协同、多主体融合”的新模式,共同探索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

图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一隅。

拓路

找到污染源,解决好面源污染问题,是破解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难题的关键,也是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入住以来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苍山有18条溪水,其中一条阳溪流经古生村注入洱海。为了摸清面源污染来源和贡献,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沿着水系设置监测点,在古生片区构建起4.8平方公里的“六纵七横”精准监测体系,通过取样、记录、分析不同时段、不同流段的水质状况,开展村庄面源精准监控和农田面源全面调查。

图为古生村科技小院同学们在监测点取样本。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介绍,从面源贡献角度看,古生片区村落污染贡献39-51%、农田面源污染贡献35-55%,这是科技小院师生调查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为留住“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科技小院师生以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循环利用、生态修复四道防线,截源阻断污染物进入洱海。

“具体讲,一是选取适宜作物,选用绿色智能肥料,精准控制水量,减少污染排放;二是建设生态沟渠,利用水生植物,进行降解吸收。”许稳表示,目前,古生片区已实现农田氮、磷排放减少30%—50%,氮、磷入湖负荷减少10%以上的初期目标。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许稳向记者介绍监测体系。

洱海要保护,农民要增收,关键在于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的产业。以古生村为代表的洱海流域村庄,相当长时期囿于“绿色不高值、高值不绿色”的困境。

如果种投入少、污染低,产值较低的作物,农民增收难;如果种投入多、产值高,造成污染较大的作物,洱海治理难。

面对两难处境,科技小院师生以水环境安全阈值为前提,在古生片区4600亩耕地、5235 个田块上,分区域、分距离、分模式,推广绿色智能肥为核心的绿色高值模式。

何为绿色高值模式?“简单说,就是农业绿色低碳生产与农产品高产值的有机统一,既要生态环保,又要高质高值。”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解释道。

记者采访时,丛汶峰正带领学生,在科技小院的试验田里收集、记录油菜薹生长数据。

“基于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科技小院师生通过应用绿色智能肥、生物可降解地膜、控水高效利用等技术,经实测,此模式下,种植的作物亩产增加20%—30%、肥料成本降低50%、氮磷径流和甲烷排放量下降30%,周年亩产值超1万元。”提起科技小院取得的这一成果,丛汶峰颇感自豪。

不止于此,科技小院团队还依托苍山洱海民族文化底蕴,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介,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过去是产业为生态让路,现在是生态为产业拓路。”张福锁说。

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创建的第一个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开始,科技小院师生常年扎根基层,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输送到生产一线。

十五年来,科技小院从1.0版的科技帮扶,到2.0版的产业兴农,再到3.0版的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典型案例在192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古生村科技小院更是全国首个迈入“3.0+版”的科技小院,其中“+”的含义是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担负着创新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任。

图为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一年来,张福锁院士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涉农高校、企业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创新绿色农业多目标协同发展研究方法,研究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策略、探索 “水稻+”“烟草+”“周年油菜薹”等绿色高值的生态农业模式,为探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高值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张福锁院士(左二)与学生一起查看油菜薹生长情况。

谈及未来,“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绿色增产增效、绿色优质增值、绿色循环高值‘三步走’战略,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让洱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周边农民更富。”张福锁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