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 以农业科技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

发布时间: 2024-03-09 作者 :是说新语 来源 :求是网 浏览量: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围绕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农业科技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求是网记者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

图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科技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请您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农业科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一下我国近年来农业科技和装备发展状况。

钟登华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科技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安装北斗终端农机已达220万台,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智慧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大面积推广,呈现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的良好趋势,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中国农业大学深入实施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有组织科研工作,开展种业科技创新等行动,自主开发属于中国的“基因剪刀”,突破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研究培育“沃德188”、“沃德158”等白羽肉鸡品种,突破白羽肉鸡核心种源技术瓶颈,打破了国际育种公司对中国肉鸡市场的长期垄断。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也面临重大挑战,主要是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仍处于追赶阶段,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专利面临“卡脖子”风险。据统计,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技术仅10%处于国际领跑地位,51%处于跟跑阶段,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在作物种质核心材料、畜禽核心种质、有机污染物控制、高精尖农机装备等诸多领域“受制于人”。农机装备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农机装备短板突出,重大农机和食品装备核心部件90%以上来自国外,部分产品供应链不能完全自主可控,受技术门槛高、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规模限制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面临“断供”、“卡脖子”风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科技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创新的主流趋势,必将给未来农业实践带来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智能农业将受到更多关注、农业生物制造成为热门赛道、生物农业被广泛看好,数字技术将进一步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分子农业加速农业工厂化、农业转基因产业化“小步快跑”、育种技术创新和发展等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农机装备也将向着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功能化、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发展,在这方面有许多重要论述。请您谈谈中国农业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是如何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论述的。

钟登华委员:

围绕科技创新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寄予厚望,在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以及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专门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寄望涉农高校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责任,重点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人才高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组合拳”,在生物种业、兽医公共卫生、资源环境、耕地保护、智慧农业等领域,主动谋划和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出台“种业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努力打造农业人才高地。以加快建设农业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战略使命,统筹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强校。聚焦服务国家农业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设置人才特区,以“大人才观”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

三是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探索学科体系的智能化改造,努力推动农科教融合,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农业领域国家重大急需为导向,聚焦生物育种关键领域,搭建“强基计划”本研衔接培养平台,聚焦智能农机装备等国家急需紧缺领域,逐步纳入人才培养特区;扩大国家农业领域高层次关键紧缺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深化、推广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提升高层次紧缺涉农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对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今年是科技小院建立15周年,请您谈谈科技小院的成就和经验,将来中国农业大学还将对科技小院作出哪些规划和支持?

钟登华委员:

科技小院是我校张福锁院士团队于2009年创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历经15年探索,去年荣获研究生教育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科技小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了“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拆了四堵墙、架了四座桥、体现四种品格”,即:拆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教和学之间的墙,搭建了学校与乡村之间的桥、师生与群众之间的桥、问题与办法之间的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体现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上下求索、为民造福的品格,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

当前,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成立科技小院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加强科技小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管理办法,加快推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科技小院服务人才培养功能,深化农科教融汇,优化学位点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将科技小院模式推广到更多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质量提升。加强科技小院建设和布局,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发展区域布局科技小院集群,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中非科技小院为示范引领,加快建设中巴(巴西)科技小院,推动科技小院在更多发展中国家落地,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