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两会近镜头|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转型
镜头回放: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东北平原到丘陵山地,美丽中国,江山如画。
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5年来,绿色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长江十年禁渔到黑土地保护,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到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时代三农发展绿意盎然。
保生态——
再现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
春风和煦,随着巡逻船驶向南洞庭湖深处,放眼望去,露出水面的洲岛上,浅滩碧绿、青草连绵;偶尔可见几群候鸟,流连于湖面之上。“候鸟”变“留鸟”,正成为八百里洞庭的一道新风景。“鱼多了,有些候鸟都舍不得飞走了。”湖南省益阳市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龙说。
来自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洞庭湖2021年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近30年在洞庭湖难觅踪迹的胭脂鱼、鳤鱼,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
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既离不开实施禁捕的措施,也归功于总体平稳的禁捕管理秩序。农业农村部连续5年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执法行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1.52万件,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9.41万艘,渔业生产秩序持续好转。长江禁捕水域非法捕捞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一江一口两湖七河”重点水域基本实现“四清四无”。
在水系通过禁渔休养生息的同时,耕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在2022年8月实施的消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沙河子镇福太村村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村里耕地内的黑土被盗取足有一米深,耕地破坏严重。
“目前环保领域的法律,侧重于城市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在农村生态环境上力度不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呼吁,“国家应出台综合性的法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022年,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2亿元,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提质扩面,并推动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深入落实《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督促指导东北四省(区)黑土地保护任务落实落地。
不仅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过去5年,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方案》,指导浙江、山东等省份开展酸化耕地和盐碱地治理试点,2022年,累计试点面积达280万亩,耕地利用水平有效提升。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过去5年,长期透支、过度开发的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得以休养生息,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
促增长——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农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正在凸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说,绿色生态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就要认识到农业、农村的多元价值,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去年7月,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骆海建近一个多月走村串户忙收储,不过他收购的不是粮食,而是农作物秸秆。在阜南县,170多名像骆海建这样的秸秆经纪人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
不仅生产过程的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得到有效处理,从投入端的农药化肥减量,到产出端的绿色优质供给,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正在阔步向前。
安徽省颍上县集成推广土壤-作物综合管理,实现节肥30%以上,有效减轻农田氨氮排放;山东省齐河县创新“健康农田”技术,重构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加20%-50%,农田氮磷流失减少40%以上;四川省邛崃市全域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粮油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已达到68.5%。
5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动农业减排固碳,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及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等6项重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等十大行动。
此外,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生态红利切实惠及亿万农民。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制定“3+3”专项实施方案,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品种、品牌、标准化等,分行业分领域全面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持续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达6万余个,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治环境——
绘就村美人和的乡村画卷
初春的秦巴山深处,整洁的村路蜿蜒到户,一间间白墙蓝瓦的民居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在陕西省岚皋县城关镇联春村,农房改造一新,朱门红窗、水冲式厕所、硬化地面、设计精巧的庭院等,成了村民居室的标配。
这幅美丽乡村的图景不止出现在联春村,更涌现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近5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接续展开,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再织政策密网,确保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加快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风貌,也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河南省西峡县回车镇陡沟村,村民家的生活污水通过光伏发电净化槽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二级标准,可用于灌溉农田或生态补水。“厕污共治”的模式,既解决了降能耗、降成本的处理难题,又实现了粪污还田的资源化目标。
“畜禽粪污、人的排泄物等乡村废弃物经有效处理,就地就近还田,是改善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表示。
人居环境整治是切实关系到村民生产生活的惠民工程。在开展整治之初,一些村庄却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
“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动力和实践。”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丁时勇呼吁。
在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一条彩色柏油路穿梭在山坡河流边、柚园田野中和猪舍民居旁。曾经污水遍地的贫困山村,如今成为“湖北省生态村”“湖北省文明村”。
“这几年,通过‘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等方式,发动老百姓共同参与村里的环境整治。”全国人大代表、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焦宪介绍,“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去年旺季时,农家乐一天就能招待100多位游客呢!”
5年来,各地通过党员先锋带动、“红黑榜”、积分超市等方式,在兼顾农民生活便利和生产需要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民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调动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人、受益人。